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布的2025年1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,广东省报告猩红热发病数为2328例。以下是对猩红热的详细解析:
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如咳嗽、打喷嚏等行为即可传播。不慎接触到被细菌污染的用具也可以被感染。该病以高热、咽痛、皮疹、疹退后脱屑为主要表现,多以普通型和轻型病例为主,死亡病例极少见。
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我国以5~6月、11~12月多见。人群普遍易感,但幼儿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,2~10岁儿童尤为易感。感染后可获得较强免疫力,再次感染同一血清型病原菌的可能性较小。
猩红热早期症状不典型,主要是发烧和喉咙痛。发烧2~3天后,会出现以下典型表现:
治疗:得了猩红热,要及时就医,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。为了治疗彻底,一定要遵从医嘱,按完整疗程吃药。猩红热患者应居家或住院隔离至症状消失,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,方可解除隔离。
预防: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猩红热,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有效预防:
总之,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以高热、咽痛、皮疹、疹退后脱屑为主要表现。广东省报告了较多的猩红热病例,家长应提高警惕,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,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。